站內公告:
聯系我們CONTACT
>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新聞 > 正文
2018/01/04 點擊量:1210
國內設備緊緊幾百萬,最多上千萬;國外進口整線大概2個多億,兩者設備差距在哪里?為什么聚酰亞胺薄膜行業在國內發展緩慢?
聚酰亞胺的雙向拉伸工藝就像是碳纖維一樣,是一個基礎工藝問題,里面有很多no how是我們不知道的。在國外這種工藝問題窮盡了一代代的工藝工程師的智慧解決的 ,國內的工藝工程師都是窮屌絲,沒辦法沉下心來做一個工藝問題。就我所知業界的代表杜邦公司的聚酰亞胺被定義為軍品,不許向國外建生產線,避免技術擴散;美國國內的雙向薄膜拉伸生產線更是不允許華人進入,不管現在你是哪國的?只要是華人就不行。
如果只是設備問題,國內的碳纖維為啥只能做最低端的T300,而且批次之間的均勻性都不能保證?頂級的T700、800全靠進口,還得迂回購買才行,類似這種東西的軍品都是不記成本的,如果靠錢能搞定別說幾個億, 就是幾百億都是分分鐘的事。